汨罗市兰家洞水库:打造“1234”标准防汛工作体系
今年入汛以来,汨罗市团结一心,上下一盘棋,始终树立打持久仗的思想,防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作为汨罗防汛的主阵地,中小水库事关灌区和库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汨罗饮用水源保护地——兰家洞水库,因常年保持高水位运行,水库安全运行压力大,责任重。在联点领导的指挥调度下,兰家洞防汛指挥部与联点单位和当地干群一道,始终以实的作风、严的措施,确保水库堤坝安全,确保汨罗饮用水源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了一套标准的“1234”防汛工作体系,实现全年“防险保安”常态化、科学化、正规化、专业化。
“1”——一个机构指挥。由联点领导任指挥长,联点的8个单位和当地政府为责任单位,兰家洞水库管理所为主体责任单位,三江镇政府为属地管理责任单位。指挥部充分发挥职能,统一调度整体防汛工作,防汛期间指令上传下达,指挥体系完善完备。
“2”——两个方案管理。重点做好应急预案和值守方案,明确各责任单位防汛分工,部署安排防汛值班、巡查、排查等具体工作。防汛期间,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修缮了具体工作措施。
“3”——三项措施保安。一是防汛纪律严格。所有干部铭记防汛要求,“不得下水游泳、不得打牌赌博、不得缺岗请假、不得随意变动人员”。如有新人加入,必须先接受培训。干部要及时了解当前水情、汛情和堤情。所有值班记录、巡查记录、检测点记录、水情记录、深井记录必须详细登记,清晰明了,详细排查、处置、记载防汛隐患点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二是大堤值守到位。严格执行24小时轮班制,在充分考虑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实际防汛任务情况下,坚持6人一班,实行“三班倒”。由于安排科学合理,干部精神饱满,全天候、不间断巡查到位,隐患排查到位,人员值守到位,防早防小,做到无一漏点,无一盲区,无一问题。三是险情处置果断。对13个散渗监测点实时监测,并开挖15条上宽80公分,下宽50公分,高60公分的“导浸沟”,每条“导浸沟”都铺上了鹅卵石。同时,对散渗点实施“五个一”的防治方案,即一个散渗点边上设立一面警示旗、一块提示牌、一盏照明灯、一条救援通道、一本监测记录,确保险情不恶化,真正做到“填进去的是我们的责任,流淌出来的是水库的安全”。
“4”——四项成果显现。一是将“汛期防汛”转变为“常年防险”。兰家洞防汛指挥部严格落实上级精神,不断强化管理,夯实责任,实现防汛方案、防汛机构、防汛器材、巡查值守方案常年化。二是将“应对化管理”转变为“标准化管理”。所有数据资料登记造册,汛情监测登记牌上墙,天气、水情、堤情、汛情等各项数据每天按时更新。三是将“暗藏的隐患点”转变为“明显的监测点”。散渗监测点被排查出来后,做到有牌可识,有路可进,有沟可排,有灯可照,有册可记,并由专人轮流挂牌值守,将责任落实到位。四是将“临阵磨枪的新兵”转变为“时刻备战的专业骨干”。所有干部在防汛中得到锻炼成长,提升了个人专业素养,提高了复杂突发状况的处置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