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治水战犹酣
来源:市水务局   2014-01-01 19:24
浏览量:1 | | | |

      岳阳,因水而兴,因水而旺。

      水给岳阳带来灵气,带来滋养;但水也给这个城市带来疼痛,洪水、干旱等灾难一直以来像梦魇一样困扰着这座城市。

      2013年4月4日,岳阳市委书记卿渐伟上任的第一天,就直奔湘阴县、岳阳县考察水利建设工程现场,这位 “水窝子”里出生的书记,对水“患”有着切身的体会,对变水患为水利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

      市长盛荣华多次督战水利建设现场,强调大旱之年更要大干水利,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实现水利建设新跨越。

      构建人水和谐,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岳阳市委、市政府不懈地追求,也是550万岳阳人民殷切的期盼。

      2013年,顺应人民群众的呼声,以农田水利为主的水利建设热潮再次在巴陵大地兴起!

       共识:特大干旱,水利设施薄弱问题凸现

      君山区的黄泥套村地处洞庭湖区,地势低洼,村民以种植棉花和水稻为主。今年旱情严重时,不远处的主干渠引来了长江水,但村里的灌渠年久失修,淤塞严重,水引不到田里,大家只能“望水兴叹”。而隔壁二洲子村,村民只能在田里架起电线,打机井抽地下水灌溉,即便如此,棉花、玉米、南瓜等经济作物均因旱减产。 

      夏秋连旱,至今令人心有余悸:7—8月份该市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平均气温、无雨日数、日最高气温超过35℃的日数均破历史纪录,全市343座水库、4.76万口塘坝干涸,271座水库接近死水位,313条溪河断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284.99万亩…… 

      灾害,让人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反思旱灾,岳阳人民有了更加清醒地认识。虽然近些年来该市大规模开展水利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大江大河防汛抗灾整体功能,但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特别是丘岗区山塘淤积严重,许多已成为碟子塘、锅底塘,蓄水容量大大减少,涵管渗漏严重,难以发挥抗旱减灾工程效益。同时,抗旱引水、提水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湖区外引水源的抗旱机埠和抗旱涵闸数量偏少,遇到干旱年份,不能有效利用外江、外湖水资源;渠道损毁、渗漏、淤塞严重等问题暴露无遗。

        政府:加大投入、大干水利全面铺开

      针对今年干旱暴露出来的水利工程短板和老化的水利基础建设,岳阳市水务部门经过广泛深入研究,发现问题的症结在基层,问题的难点在田间地头。

      如何打通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市委副书记李志坚向全市干部特别是水务干部提出了这是今年秋冬农村工作必须解决的“第一课题”。

      副市长熊炜多次下到田间地头、工程一线,检查督促工程进度和质量。市、县水务部门迅速行动,明确了加快抗旱水源兴修,突出抓好以改扩建骨干山塘为重点的“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以农民自建自管为主体,以政府奖补为引导,以加大投入为保障,力争构建库、塘、池、渠配套,蓄、引、提、供结合,建、管、节、改并重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综合体系。 

      岳阳市明确每年财政预算安排水利建设投入增幅与财政收入增幅同步,2013年,该市财政预算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4322万元,比2012年增加4044万元,增长39%。

      2014年度岳阳市水利建设总的目标任务是“442”,即完成各类水利工程4万处,完成土石方4000万立方米,完成水利建设总投资20亿元;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8.6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9.4万亩,新增蓄水能力2030万方。具体可以概括为“五大工程”:即建立“堤坝稳固、蓄泄自如”的防洪保安工程,“提引通畅、集中连片”的抗旱效益工程,“布局合理,监管到位”的水源饮水工程,“灌排自如,高效利用”的农田水利工程,“水域连通、人水和谐”的水生态工程。

      针对今年干旱暴露的薄弱环节,该市特别安排了“1581”工程,即改扩建骨干山塘1000口,完成土石方500万方,完成投资8000万元,增加山塘蓄水容积1000万方;市财政拿出2000万元专项奖金按照2万元/口的标准进行奖补,县(市、区)财政按照2万元/口的山塘的标准进行配套奖补。同时,岳阳市决定于2014-2018年,实施“百千万”工程,即维修改造小型机埠100处、改扩建骨干山塘1000口、清淤衬砌斗渠10万米,全市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50万亩,新增蓄(提)水能力5000万方,将全市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1,力争实现每个项目村有一处以上骨干水源工程、有一片以上完整的灌排渠系,基本实现每个项目村或联村有一处应急水源工程,为全市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群众:热情高涨,投资投劳不遗余力

      政府加大投入,大量投入奖补资金,对于“望天吃饭”的群众来说,就像是注入了“兴奋剂”,该市群众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湘阴县财政拿出2000多万元专项用于秋冬水利建设,群众自筹和社会捐助资金突破5000万元,项目村人均筹资达300—500元,最多的村人均达1000元。石塘乡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全乡667口塘坝今年旱灾时全部干涸,全乡9000亩水田,受旱8000亩,近2000亩绝收。秋冬以来,该乡共筹措资金625万元,乡财政拿出40万元,动用机械设备68台,出动劳动力2800余人,完成塘坝清淤扩容106处、土方55万方,渠道疏浚衬砌7000米、兴建维修改造机埠9处,装机容量172千瓦。六塘乡国庆期间仅3天时间就筹措资金近400万元,其中乡友朱超先后捐资120多万元、何新辉一次性捐资40万元支持家乡水利建设,完成干渠疏洗1800米、机埠维修改造4处、塘坝扩容护坡35处。

      汨罗市斥资3000万元用于引兰入城(引兰家洞水库入汨罗城)工程,又安排水利冬修资金800万元用于奖补农田水利建设。桃林寺镇南林村人均集资500元,在外老板捐资30多万元,共筹资50多万元对六组门前塘进行改扩建,共清除淤土、扩挖土方8000立方米,解决4个组200多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平江县龙门镇是一个水利设施薄弱的农业大镇,在财力不足的困境中,采取“材料自备、工程自建”方式,所需水泥、砂石、梯形槽、电泵、管道、机械等器材由镇上负责,从外地引进梯形槽生产设备,聘请工人自行生产,群众筹资筹劳2000万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了抢抓机遇,快速推动水利建设,该市群众和各县区还创新思路,整合资金。临湘市政府统一协调,充分整合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退耕还林后续项目资金、国土整理项目资金、以工代赈项目资金等8000多万元投入秋冬水利建设。华容县整合涉农资金4600多万元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截至12月中旬,该市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6.4亿元,占计划任务的82%。出动机械3.2万台套,投入劳动工日3030万个,铺开水利工程4万处,完成土石方3200万方,形成了湖区与山区、防洪保安工程与抗旱效益工程全面推进,建设与管理全面加强的工作局面。 

        水务部门:四级管理,水利建设落到实处

      为加强水利建设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岳阳市水务部门根据多年的摸索推出了一套市县乡村“四级管理”办法,出台了《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

      该市成立了水利建设督查组,重点督查工程进度、质量、配套资金落实等情况,确保水利建设顺利推进。全市6个县市和云溪、君山、楼区、屈原4个区都组建水利建设管理中心,作为项目法人对区域内中小型水利建设项目实行集中管理。同时,汨罗、岳阳、平江、湘阴、临湘、君山和云溪区等地均制定了《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护暂行办法》。各县市区加强面上水利建设技术指导,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环节牢牢把好质量关。乡镇水利站技术人员负责指导解决小型水利建设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包村干部及村干部全程参与项目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不定期到项目地看进度、查质量,协助化解施工矛盾问题。村一级成立项目管护协会、用水协会,对发包经营的水库、重点山塘,明确承包人为管护第一责任人,负责日常看护和汛期巡视;对水渠、堰坝等小水利设施,采取协会成员轮流看护的办法,防止损毁。

      市一级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县一级强化质量管理监督,乡镇一级全程参与项目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村一级建立管护协会、用水协会负责日常看护和工程的监工。水利建设监管如同装上了四道紧箍圈,形成了人人都是监督员的大监管环境。 

      为确保水利建设责任落到实处,市委、市政府将水利建设作为全市综合绩效考评重要内容,水利建设任务完成好坏,与各县市区年终评先直接挂钩;市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常委对水利工程抗旱减灾能力建设进行了专项考察,市政协七届三次常委会专门听取了农田水利建设情况汇报;包片办点的市级领导纷纷下到责任区指导督查水利建设工作。

      水润巴陵,去害存利。

      岳阳一直在进行着艰辛的努力,“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5年后的“高地”指向:旱能灌、涝能排,塘坝蓄泄安全,渠系灌排畅通,泵站提(引)水正常。

      农田水利建设的“集结号”再次吹响,巴陵之水明天将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