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水位提前进入枯水期比去年降了4米
来源:市水务局   2013-10-22 19:23
浏览量:1 | | | |

      与汛期的洞庭湖相比,眼前的洞庭湖少了些波澜壮阔的景象。昨日,记者沿洞庭湖看到,由于水位下降,湖床已经开始裸露,有的地方干涸开裂。去年10月21日,洞庭湖城陵矶站的水位为25.64米,而昨日的水位仅为21.63米,相比下降4.01米。

      洞庭湖水位的下降,已开始对渔业生产和航运带来负面影响。据悉,洞庭湖上从事打捞的渔船提前进入冬歇期,而湘阴水域东支过往船只搁浅严重。

      21.63米城陵矶水位仍在下降

      在街河口,几条停靠的渔船正忙着交易,但船舱里的鱼虾并不多。“没有水哪里有鱼?今年的水太低了,而且枯水期来得比往年早了1到2个月。”一位渔民说,站在巴陵广场临湖观景台阶,以前拍打湖岸的湖水现在已是遥不可及,湖心已退出数十米远,退水的河床已干涸开裂。

      记者从岳阳市水文局获悉,昨日8时,洞庭湖城陵矶站 水位为21.63米,较去年同期的 25.64米偏低4.01米,较历年同期均值的26.23米偏低4.60米。这一水位也接近洞庭湖历史同期最低水位。

      在一般年份,低于23米的水位,大都出现在12月份前后,而目前已提前1-2个月进入枯水期。市水文局相关人员分析,造成洞庭湖水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前期长江中上游和全省降雨偏少,目前三口四水入湖流量仅1363.2秒立米,长江三峡水库出流仅为7663秒立米。“目前洞庭湖水位仍有缓慢下降趋势,如果山峡出库流量进一步控制,枯水会进一步凸显。”市水文局上述人员说。

      渔船冬歇越冬候鸟暂无影响

      10月份对于洞庭湖的渔民来说,正是捕捞作业的黄金季节,可沿湖却难觅渔民踪影。东洞庭湖渔政管理人员梁大寒告诉记者,现在湖上的渔船都到了鹿角、壕沟、裤裆湾等洞庭湖深水区域,“边作业边等待着过冬,否则就会搁浅。”

      在渔港码头,一名刚从自己停靠在湖对岸搭乘摆渡小机帆船的朱姓渔民告诉记者,往年这个时候,一早上出湖打百多斤鱼不成问题,但今年不行了,“水太浅,早上出去才打了二三十斤鱼”。

      洞庭湖提前进入枯水期不仅影响渔民生产作业,同样也让洞庭湖湿地保护者姚毅担心。“候鸟迁徙的主力部队会随着寒潮的到来,在12月前后达到高峰。就我了解的情况,目前黑龙江等地湿地水位较高,一些以草食为主的鸟类无法觅食,很可能随寒潮南迁至洞庭湖。”姚毅说,洞庭湖水位较低,恰好可满足草食鸟类的觅食。应该说目前的低水位对越冬候鸟影响不大。但洞庭湖水位长期过低,也将导致湿地退化、鸟类食物减少,从而影响到候鸟越冬等问题。

      湘阴水域船只搁浅致堵塞航道

      洞庭湖过低的水位,也导致航道缩窄,给过往船只通航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岳阳地方海事局安全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东洞庭湖水域,由于航道疏浚湖心水深足够,过往船只暂无通航之忧。

      记者来到洞庭湖大桥,从桥上望去,洞庭湖大桥两侧长江航道上,虽有百舸争流的景象,但不时看到在密集的“船阵”小心行驶的船只,真令人手心里捏一把汗。

      但作为全省航运主通道的湘阴东支文经滩水域,目前已出现严重的堵塞。据悉,目前文经滩水域每天都有船只搁浅。为确保航运主通道的文经滩正常通航,海事部门已从省里调集了4条疏浚船只在该水域开展疏浚作业,同时,集中人力24小时管制,对过往船只实施单向通行,并控制吃水在2米以上的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