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岳阳市水利局年鉴
一、概况
2022年,临湘市河湖长制获国务院真抓实干表彰激励;华容县水利建设、岳阳县河湖长制分别荣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铁山灌区被水利部评为节水型灌区;市水利局荣获全国水利系统“七五”普法先进集体,省水利厅水利建设先进单位、质量考核A级单位,全市安全生产、平安建设、信访、争资争项、三资运作改革、民生实事、财源建设等工作先进单位。
(一)水旱灾害防御。全市水利系统切实履行防汛主体责任,织密织牢“人防物防技防”保障网,认真抓好汛情研判、监测预警、工程调度、督查督导等工作,积极应对汛期14轮强降雨,确保了度汛安全。面对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市水利局切实履行牵头抓总抓日常工作职责,全市提前蓄水保水、精准补水调水,强化用水管水,共增加抗旱水源10.05亿立方米,其中从长江、洞庭湖、湘资尾闾等外江外湖引水提水7.7亿立方米,应急打井1861口增水4055万立方米,人工增雨9991万立方米。全市共投入5.4亿元、人数110万人次、抗旱服务队6347批次、抗旱设备20.1万台次,实现了大旱之年无大灾,取得了防旱抗旱的决定性胜利。8月22日,水利部国英部长、伟明省长来岳检查指导抗旱工作,对我市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湖南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我市抗旱工作50多次。
(二)河湖长制工作。2022年,全市2226名河湖长巡河6.5万多人次,签发市级河长令6个,巡河交办问题2008个,全部按时序整改;持续开展生态环保问题暗访跟拍和“河湖健康问诊”暗访督查,对环南湖流域存在的侵占河道、违法建筑等5个方面98个问题进行整治;16类1854项年度重点任务全部完成;完成碍洪突出问题整改销号37个,清理河湖“四乱”10个,创建美丽河湖样板135条,长江岳阳段水质达标率为100%,东洞庭湖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开展“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守护好一江碧水”净滩行动,创新农村小微水体治理管护“党员协理长”机制,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对此进行了经验推介。
(三)水利工程建设。2022年,全市共争取水利项目资金26.51亿元,创历史新高,较2021年16.7亿元增长58.7%,其中市本级1.09亿元,较2021年6757万元增长61.2%,占任务数的121%。重点垸堤防加固一期、北部补水二期、铁山灌区续建配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158个总投资113.99亿元的项目扎实有序推进;三峡后续、南湖电排等重点工程项目顺利竣工验收,全市新增城市防洪闭合圈4个,完成水库除险加固105座,治理主要支流、中小河流124公里。9月30日,全省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工程开工仪式在湘阴县举行。“农村水源保障及灌溉能力提升,新增蓄水能力452万方,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列入省政府十大民生工程,完成新增蓄水能力494.2万方,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00座,运行管护标准化建设200座”作为14件市级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全部按时完成任务。农村供水工程开工10处,完成投资4.4亿元,受益人口5万人;完成投资3.68亿元,推动水库移民工程项目1598个。
(四)河道采砂管理。2022年,全市共开采河道砂石279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1.76亿元,上缴市级分成3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河道砂石资源税收3.05亿元。全力争取将我市7个可采区可采储量2.63亿吨纳入新一轮省管河道采砂规划(2023-2027年)。持续高压打击河道非法采砂等水事违法行为,在长江、洞庭湖、汨罗江、新墙河、铁山水库等重点水域共开展巡查160余次,下达责停责改通知书45份,查办案件26起,扣押采砂船5艘,罚没222.6万元上缴市财政,我市长江洞庭湖水事秩序稳定可控。
(五)依法治水兴水。行政审批优质高效。办理行政许可300件、非行政许可88件,入驻涉水中介机构194家,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三化”建设,行政许可类事项办结日期平均减少2个工作日。运行管理有力有效。强化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对6家违规市场主体依法记不良行为,严格落实招投标日常管控。完成108座水库雨水情测报和76座水库大坝安全监测项目建设,完成418座小型水库、10座中型水闸安全鉴定,500余座小型水库标准化创建,湘阴县获小型水库管护体制改革省级样板县;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30多次,及时发现处置在建水利工程安全隐患389起,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排名全省前列。水资源管理成效突出。加强555家重点取水户计划用水管理,完成汨罗市、云溪区2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成功创建5家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3家节水型企业、1家节水型高校;新办取水许可证105个,完成4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重点攻关解决水资源费历史欠账问题,已与市财政协商一致并报市政府审定。水土保持监管到位。对37个生产建设项目、5个水土流失治理项目进行现场检查;209个部级图斑、335个省级图斑实现销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38平方公里,完成水土保持补偿费收缴117万元。
(六)能力作风建设。党的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忠诚践行水利部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实施路径,牢牢把准岳阳水利改革发展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推进“三表率一模范”政治机关建设和党支部“五化”提质工程,完成局机关党委和局属5家事业单位党总支(党委)换届,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四亮四强”主题活动、“清廉水利”演讲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30多次,召开纪念建党101周年总结表彰大会,组织党员干部赴任弼时纪念馆、屈子祠等地参观学习,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复查。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正确用人风向标,提拔正科职5名、副科职16名,调整交流配备科级干部53名,晋升职级17名,聘用专技干部25名;加大水利专业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四海揽才公开招聘1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9人;选派3名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接受4名基层优秀年轻干部来我局挂职;深入开展“能力作风提升年”建设,全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水利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清廉岳阳水利”建设,搭建清廉文化“一室一厅一堂一长廊”阵地,设置谈心谈话室,设立清廉主题展览厅,定期开展“道德讲堂”,配置文化长廊展示牌50块。
二、单条
市铁山供水工程事务中心。2022年,市铁山供水工程事务中心实现总收入7260万元;向我市城乡居民供应优质铁山水1.4亿吨,其中岳阳市区1.25亿吨,岳阳县1500万吨。严格实施了铁山水库“四禁”,即禁止采砂、禁止违法建设、禁钓、禁游,查处水事违法行为8起。开展了铁山水库“百日渔政亮剑”执法行动,水库渔业秩序和渔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建立了“三库两渠”水域保洁常态化制度,全天候不间断打捞水库水葫芦、渠道浪渣等漂浮物近6000吨,大幅改善了水生态环境。扎实开展“百名党员干部到田间”抗旱行动,共向灌区农业供水9200万方,保证了灌区近70万亩农田灌溉用水需求,实现了“有大旱、无大灾”。铁山灌区被评为全省节水型灌区,铁山灌区清淤扫障工作被评为全省大中型灌区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