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齐发力 护好洞庭清波
12月15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谢运策赴云溪区调研督导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工作推进情况,强调“三长”齐发力 ,护好洞庭清波,守好一江碧水 ,建好秀美巴陵。云溪区委书记刘正仁,长江岳阳航道管理处处长刘卫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许淞,市水利局局长何晖,市林业局局长王保林等参加调研督导。
青山隐隐,碧水迢迢。长江163公里“黄金水道”在岳阳境内蜿蜒迂回,奔流向东。谢运策从长江岳阳航道处码头乘船出发,沿着洞庭湖和长江岸线察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抵达城陵矶三江口水域时,谢运策展开地图,详细询问相关负责人水系整体情况。看到河畅、水清、岸绿,谢运策指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坚持首倡地有首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工作,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着力打造“最美长江岸线”。
谢运策在城陵矶三江口水域了解水系整体情况
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岳阳仓库位于云溪区道仁矶,主要保障洞庭湖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汛抗旱需求。针对今年严重旱情,该仓库先后调拨排水泵、潜水泵等设备投入岳阳防旱抗旱工作,有效保障了抗旱急需物资。谢运策走进储备仓库,实地了解物资储备、人员值班值守等情况,他要求,要定期对物资盘点对账,健全监管机制,确保各类防汛抗旱物资规范管理、账实相符。
谢运策在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岳阳仓库实地了解物资储备情况
洞庭云梦泽,秀美白泥湖。来到湖南云溪白泥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谢运策认真听取了湿地生态保护、长江岸线绿化、森林资源保护等林长制工作开展情况介绍,通过湿地公园展厅系统了解湿地的组成元素、作用和功能。登上管理中心天台极目远眺,只见数百只小天鹅在湿地相互嬉戏,时而在水面觅食,时而飞向天空。工作人员介绍道,目前湿地公园已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而且数量逐年增加。“每年来白泥湖过冬天鹅大概数量多少?有没有逐年增多?”“乙烯和己内酰胺两个重大项目分别在什么位置?距离湿地公园有多远?”谢运策指出,既要抓好生态环境,也要打造好营商环境,实现两个环境同优化、珍稀天鹅与来岳客商同增长。
谢运策在湖南云溪白泥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展厅系统了解相关情况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根本。谢运策来到陆城砖厂土地复耕项目现场,原本满目苍夷的场景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百亩良田。当得知云溪区采取区、镇、村三级田长及网格田长责任制的方式,对耕地实行定位、定量、定人管理,确保每一块农田有人种、有人管,他给予肯定。谢运策指出,要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压紧压实各级田长责任,加大监督巡查力度,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谢运策在陆城砖厂土地复耕项目现场了解田长责任制落实情况
调研督导中,谢运策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和粮食安全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性战略,绝不能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留下历史骂名。要进一步强化统筹,强化做好河湖长、林长、田长制工作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真抓真严、履职尽责,把责任网、责任链织密织紧织牢,理顺责任“交叉地”、消除责任“空白地”,防止相互推诿,切实形成合力、同向发力。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用好监督执纪问责各项施工工具,监督推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切实扛牢河湖长、林长、田长制主体责任,积极探索建立河湖长、林长、田长工作联动配合机制,紧扣目标任务,及时解决“三长”运行中体制不畅、机制不顺、措施不力等问题,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简洁有效的治理体系,切实护好洞庭清波,守好一江碧水,建好天蓝水清地绿粮丰的秀美巴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