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我市多措并举切实抓好农饮安全、沟渠塘坝清淤、河道采砂管理、农村小水电整改等多项水利实事工程,落地见效,惠民多多。
2018年,我市农饮安全计划投资3.1亿元,兴建工程180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58.2万。截至目前,全市拟建的180处农饮安全工程已开工176处,解决28.63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占年度总任务的54.5%。据悉,各地将抓紧落实好县级配套资金,抢抓晴好天气,动员一切力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确保在9月30日前完成年度任务的80%,确保10月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顺利过关,抓紧做好千人以上农饮安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加快配套完善水处理设施,对老化落后的净水、消毒设施设备做到应改尽改。加大水质检测和监测力度,进一步规范“千吨万人”以上规模水厂水质自检工作,着力完善规模水厂自检、县级水质检测中心抽检、卫生疾控部门监测的三级水质检测制度,确保2018年全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到71%以上。
今年来,针对洞庭湖全面禁采的形势,水务部门着重加强对采砂船集中停靠的管理和偷采盗采行为的打击整治。截至目前,全市共抓获非法采、运砂船只27艘,刑事立案2起,刑事拘留13人,逮捕2人,继续保持了对非法采砂的高压态势。后段将继续加大对非法采砂行为的打击力度,坚持部门联动执法,联合公安、海事部门对一切偷采盗采行为露头就打,实行“零容忍”。结合扫黑除恶斗争,坚决打掉一切幕后黑恶势力和保护伞,并依法依规争取尽快恢复有序开采。
洞庭湖区沟渠塘坝清淤疏浚三年行动是洞庭湖区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组成,今年我市的沟渠塘坝清淤项目实现了县市区全覆盖。2018—2020年省级奖补资金总计3.2亿元,其中2018年约1.25亿元,奖补对象、标准、资金较去年均有提升。下一步,各县市区务必依法依规履行相关建设程序,对实施招投标的项目,要提前完成测量设计工作,尽快进行招标。对于由乡镇、村自行组织实施的项目,要明确建设任务,提前签订各项委托合同、协议,扎实做好各项协调工作。要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建设方案,每一条沟渠、每一口塘坝都要明确实施进度和时间节点,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到岗。要建立建后管护机制,出台管护办法,落实管护经费,明确管护责任和管护人员。要把握时间进度,今年年度任务在10月全面开工,12月底全面完工,2019年元月完成县级验收,3月完成省市考核。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加强质量管控力度,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到位。
农村小水电整改是省水利厅“绿盾2018”的三大任务之一,目前,全市存在环境影响问题的小水电站共18处。后段将加大排查力度,坚决杜绝漏报、错报、不报等情况发生。加快整改进度,9月中旬,所有问题电站都要完成整改方案编制与评审,11月底前完成整改任务。
(记者 刘 革)